現在老百姓買產品,其實就是花合適的價錢買到功能或技術和品質有保障的產品,一個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的長遠發展,關鍵還是要依靠技術創新。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企業進入要第一陣營,或者說做大做強,根本因素還應該是要有技術創新能力和意識。具體來說,在技術上要形成強大的后續再開發能力;產品方面要能滿足不同的市場需求;生產制造方面要具有行業領先水平,注重質量管理與成本控制;在品牌上,要有強大的品牌覆蓋力與影響力。家電節能補貼政策不僅對空氣能企業的產品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且對企業流通渠道、服務建設也作了具體要求。這無形中將許多山寨空氣能廠家排除在外,而以前忽略渠道及售后服務建設的廠家也將面臨著渠道重建與重塑的重任。我們從節能惠民相關政策性文件中可以看出對“服務”的要求具體化、數量化,若相關企業無法達到相關服務標準,我相信必將被淘汰出場。
對于空氣能熱水器“節能惠民”工程中標企業而言,要做好“服務下鄉”則至少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由于空氣能熱水器產品本身的特殊性,城市農村使用環境的差異性,以及不同區域的區隔性,中標企業首先要根據農村的實際使用環境,提供相關“定制產品”;
第二,中標企業要切實為農民做好購前咨詢服務、購中安裝服務、購后使用服務;
第三,中標企業要切實根據企業自身特點,從市場實際需求出發,制定和實施服務標準,建立健全多元服務體系;
第四,中標企業要對經銷商加強多方位培訓,譬如在技術層面上的培訓將有利于經銷商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技術性服務”;在服務層面若做好此四項工作也就能夠“贏民心,得市場”,同時也能促進太陽能產業的整體健康發展,也就是說在提升企業自身格局的同時也就自然促成產業的整體格局的提升。
綜合技術與服務兩大維度,無論是中標企業、暫未中標企業,均需提升自身技術創新能力并全面升級服務體系,以技術和服務的“雙增值”,來增強品牌競爭力以及品牌溢價力。